学校要闻

学校要闻

职教改革四十年 中国教育报报道我校产教融合育人模式

发布时间:2018-05-11 浏览次数: 设置



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二重

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培养现代工匠

四川省德阳市是“国家重装基地”,形成了以中国二重、东方电机和东方汽轮机等为龙头,1470余家配套企业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,企业急需一大批懂技术、精技能、能创新、德技兼修的现代工匠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中国二重万航模锻和北京航材院,“搭建一个平台、实施三个对接、推行三个进入、培育大国工匠精神”,开展培养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工匠模式的探索和实践。

瞄准高端制造,搭建产学研平台

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整合德阳重机备件厂、材料中心等校内教学科研生产机构,同时引入科研院所、中国二重等企业研试中心,共建产学研平台。平台承担了产品试制与生产、技术应用研究、创新创业、师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等职能。

校企共同建立了航空材料检验检测中心,由北京航材院提供检验检测技术标准和规范,中国二重万航模锻组织新产品试制与生产,学院提供3700万元设备设施并组建42人的产学研团队,面向社会开展航空材料检验检测服务、检测技术研究、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培训。

校企先后建立四川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心、智能控制研究所等产学研机构16个,汇集工程技术人员217人,为企业培训员工1.3万余人次。

抓住关键环节,实施“三个对接”

校企以产学研平台建设为载体,建立“快速反应、同步跟进、动态调整”的融合机制,在专业设置、人才培养方案、教学内容等方面与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对接。

在四川省经信委组织下,校企搭建了“四川省产教融合信息平台”,研究产业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供求状况,优化调整专业结构,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。

在全国机械工业联合会、中国航空学会等行业组织的支持下,学校成立了由行业企业参与的产教融合理事会、专业(群)建设指导委员会,依据岗位职业要求,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,系统设计课程体系,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对接。

校企组建专兼结合的产学研团队,将生产、科研与技术服务中形成的工程案例纳入教学内容,实现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对接。

培养实战能力,推行“三个进入”

学校通过教师进入平台、学生进入项目、教学进入现场,将工学结合、知行合一落到实处。

学校建立专任教师轮岗制度,保证专业课教师每五年至少一年进入产学研平台,形成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。

学校将新产品试制、技术应用研究、技术服务等项目作为工程素质提升课程,纳入选修课。学生参与项目实施,提升实战能力。

学校推行主干专业课“双教师授课”,理论性强的内容由专任教师讲授,实践性强的内容由平台的工程技术人员讲授;技能课程、工程素质提升课程按照生产、工艺技术和管理规范现场教学。

立德树人,培育“大国工匠”精神

学校创新“辅导员(班主任)+班级导师”制度,建立学生党员校企“双汇报、双考察”制度。

在辅导员和班主任配备的基础上,学校为每班配备一名班级导师,由学校干部、教授或企业专家担任,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。

针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政治思想工作的“真空”,学校与企业基层党组织联合对学生党建实行“双汇报、双考察”,建立“顶岗实习党员管理卡”。

学校组建大师工作室,汇集行业企业专家,开展绝技绝活示范,技能大师团队参与教书育人,塑造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。

返回原图
/